我們今次,會向大家講解一些組合管理的基本原則,但不要輕看它們,每一種策略都要切實自律執行,才會讓你有效地從組合管理方面降低投資風險。



坊間的投資教學,很少會提及組合管理,一般都集中講解操作買賣單一股票。而且普遍散戶都比較喜歡發問單一股票的操作方式,例如上望多少、止蝕位在那裡,但甚少發問如何管理投資組合的問題。
組合是指你手上持有的所有股票。作為散戶,我們手上的資金有限,到底買幾多隻股票才是恰當呢?應該買幾十隻還是幾隻股票?每隻股票又應該投入多少?



我們於2017年3月開始籌備成立股跡。因此於3月開始每個交易日以Facebook Live的形式,紀錄低我們如何持有吉利汽車(175)這股票,並在10月成功增值越200%。
在此整理並列出了過程中的重要日子,配以當時的錄影,期望與大家分享最真實而寶貴的經驗。




今次,我們會談談股票突破當天,如何部處買入時機。當股票的各項指標都達到了突破股的條件,尤其是股票當天的成交量異常高,但股價在突破當日少不免有點上下波動。今次會為大家講述一下不同的買賣情境,讓大家了解如何作出穩健的投資策略



上篇 《AI也學的技術分析》講過,針對一些高質素股票,大戶對他們的需求很大。
而當許多大户一同買貨的時候,他們事實上需要經歷一段長時間去部署買入所需的貨量,時間可以是幾星期以至幾個月。當他們經歷了一個築底的過程之後,我們就可以預期股價「突破日」即將出現。




好多人害怕睇股價圖,他們覺得技術分析好深奧、很難掌握,感覺上每一幅股股價圖也都差不多。
另外坊間教授的技術分析方法也很多,甚麼頭肩底、頭肩頂、三角突破、三重頂、三重底等實在多不勝數。
就算下定決心去學習應用,也發現實戰時,未必能得心應手。最慘是很少人會認真考究,這些圖型是否真的能提升我們的勝率呢﹖



上一篇文章簡述了怎樣以大戶的角度去思考,以及這與買入時機的關係(請參閱 : 【AI 投資教室】買入時機與大戶預判 ) 。
本文將會更深入探討一些判斷大戶行為的要點。